发布时间; 2005-11-8 
    国别 :美国
    类别 :导弹、炸弹   空地导、炸弹
    型号 : AGM-84E 斯拉姆型
    图片: 

  发展过程: 
    “ 斯拉姆 ” 导弹是美国海军在机载 “ 鱼叉 ” 反舰导弹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发展的派生型, “ 斯拉姆 ” 是远程对地攻击导弹的英文缩
写。1989年11月试射 , 计划1991年8月装备部队 , 由于海湾战争爆发而提前列装。
  性能特点: 
    ①射程远,载机生存率高。
    ②采用成熟技术,性能稳定可靠。采用鱼叉导弹弹体、小牛导弹的导引头,白星眼炸弹的数据链和GPS 接收机组合而成。
    ③精度高。命中偏差不超过 10 米。
  主要改型 : 
    AGM-84H 增强型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。采用了加长燃料筒,   拆叠式平面弹翼代替十字弹翼,改进战斗部壳体和装药,换装激光陀螺仪和 6
通道 GPS 接收机,使射程、穿透力增加 1 倍,锁定目标时间由 15 秒减至 3 秒。
  基本数据: 
    射程        大于 100 千米
    弹长        4.49 米
    弹径        0.343 米
    翼展        0.914 米
    战斗部重    227 千克   半穿甲爆破
    发射重量    628 千克
    飞行速度    0.9 马赫
    巡航高度    60 米
    制导方式    惯导 +GPS+ 红外末制导
    动力装置    涡喷发动机
    载机        A-6E    F/A-18 等
  作战运用: 
  海湾战争中,斯拉姆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。
  1991 年 1 月 18 日, 2 架载有“斯拉姆”导弹的 A-6E 攻击机和 1 架 A-7E  攻击机从部署在红海的“肯尼迪”号航母起飞,进入导弹发射
阵位。其中一架 A-6E 首先发射,在 A-7E 飞机的控制下,第一枚“斯拉姆”导弹将伊拉克一个发电站厂房炸开一个约 10 米直径的大洞;两分钟
后,另一架 A-6E 发射了第二枚“斯拉姆”,这枚导弹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穿入厂房,从内部将电站摧毁。
    1998 年“沙漠之狐”行动中, 美军部布署了AGM-84H。
    科索沃战争中,美军使用了这种导弹。
  识别特征 : 
    原型弹(E型)与AGM-84鱼叉导弹外形相同,只弹体略有加长。
    改进型的AGM-84H外观与原型弹差别较大。
  ①弹头为由尖角形 , 两侧为斜面状交叉于中线 , 前端形成垂于弹体所在平面的尖角,即在弹头前方形成了垂直弹体的棱线。
    ②改用两组控制翼面 , 第一组位于弹体底端 ,4 片 , 梯形 , 第二组弹翼改为 2 片 , 位于弹体中部 , 翼展较大 , 略后掠。
(来源;《浙江人防》军事天地)